<
    “大妈,您不要说了,你再说下去,我眼泪又要出来了。”

    杨若晴打断了王翠莲的话,看了眼桌上剩下的那些锡箔纸,“这些你想用多少用多少啊,多给阿毛裁减几套衣裳。”

    “多谢你啊晴儿!这可真是太好了,我家阿毛在那边有衣裳穿了……”

    王翠莲拿了几张锡箔纸在手里,又是高兴又是感激。

    杨若晴看到蓉姑一副失神的样子,眼睛也直勾勾盯着桌上剩余的锡箔纸,猜测蓉姑估计也有这方面的想法?

    想想也是,谁还能没个挂念呢?

    于是,杨若晴又对蓉姑说:“蓉姑,你初来这里,若是有想要祭奠的亲人,你也尽可那些去裁减寒衣,等年下到时候去土地庙那里烧了就可以了。”

    王翠莲也看向蓉姑,从蓉姑的表情里,她看到了跟自己相同的纠结。

    自己纠结,是因为自己嫁入了骆家,就是骆家人。

    而阿毛是前面丈夫生的,不是骆家人,如果自己太明显,又或者太频繁的去悼念阿毛,被骆家人知道了就算他们嘴上不说什么,总怕心里不太舒服。

    再说了,若是被村里其他人得知,搞不好各种闲言碎语,会说她做这种事情是给骆家招不吉利。

    甚至有可能还会说她忘不掉前面的男人和孩子,人在骆家,心还在前面那家。

    再者,这一带也有那种风俗和规矩,她确实不能经常给阿毛烧东西。

    除非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过中元节,她可以顺带着给阿毛烧一点点。

    但是这回,晴儿一下子就给她这么多锡箔纸,这些锡箔纸不仅能给阿毛烧好几套衣裳鞋袜,还能扎一些金元宝烧过去,让阿毛在那边有钱花,有衣服穿。

    她心里是很感激杨若晴的体恤的,所以此刻看到蓉姑也跟自己这样纠结,王翠莲便去劝导蓉姑:“照理说咱这样给外面的人烧,不符合习俗和规矩。”

    “但这回是晴儿开口,咱就受了晴儿的好吧,趁着这个机会给咱想要祭奠的人祭奠一番,往后咱心就踏实了。”

    蓉姑听到王翠莲的话,又看向旁边杨若晴鼓励的眼神。

    蓉姑说:“多谢老夫人和夫人的恩情和体谅,那我就拿两张作用一下。”

    杨若晴莞尔,“这样想就对了嘛!”

    杨若晴把油灯拨亮了,对王翠莲和蓉姑说:“咱只有一个时辰的功夫了,今夜要早睡,我们接着做,我来帮你们。”

    关于嘎婆孙老太的寒衣,先前在她们俩的帮助下都已经做好了,并且整齐的叠放在一旁。

    所以现在杨若晴腾出手来,帮她们。

    王翠莲说:“我这边不用你帮,你做起来快,你给蓉姑搭把手就行。”

    杨若晴又去帮蓉姑搭把手,蓉姑受宠若惊:“夫人,您坐着就好,我自己可以的。”

    “没事,你裁减,我帮你黏贴,这样做的更快。”

    在接下来给蓉姑打下手的过程中,杨若晴发现蓉姑裁减的衣裳明显是给老妇人做的,甚至还用上了抹额。

    而且抹额的中间还刻了花纹,看着很讲究的样子……

    “蓉姑,冒昧问一句,这些东西是给你娘做的嘛?”杨若晴问,之前买蓉姑的时候了解过蓉姑家的情况,知道她早就父母双亡……

    蓉姑摇头:“是给我从前主家服侍过的那位老太夫人做的……”

    “哦!明白了!”

    王翠莲一听蓉姑竟然不是给自己亡故的父母做,是给别人做,有些纳闷。

    “为啥不给你爹娘做?”

    蓉姑缓缓摇头,“比起我爹娘,老太夫人才是真正庇佑我的人,如果没有她,我现在恐怕早就被那些人嚯嚯得面目全非了。”

    “啊?”王翠莲愣住了。

    出生乡野的她,仅凭蓉姑这几句话,根本就很难想象出深宅大院里那些苟且残忍的事情。

    但是杨若晴却懂。

    不仅是因为这世她跟那些所谓的权贵们接触过,还有就是前世的那些影视作品还有小说里,对于这一块的描写简直不要太多……

    所以,杨若晴根据蓉姑之前的遭遇,将她跟红楼梦里,那个伺候贾老太君的丫鬟鸳鸯重合在一起了。

    只不过她伺候过的那个主家,地位却远不及贾府,是丐版贾府……

    但是里面的黑暗和残酷,比起真正的贾府,估计有过之而无不及。

    “蓉姑,你做的很对,你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杨若晴说,“想必那位老夫人在天有灵,也会欣慰的。”

    蓉姑淡淡一笑:“从前她庇佑过我,如今他们家树倒猢狲散,亲戚朋友都忙着跟他们撇清关系。”

    “老太夫人的坟,估计早就没了后人去祭奠,我给她烧点东西,我心里多少也能宽慰几分。”

    杨若晴点点头,“对,你做的对,来,我帮你一起做,咱加把劲,待会多扎几个金元宝,让老太夫人在那边手头也更阔绰些……”

    ……

    杨若晴她们几个掐着时辰,将事情一股脑儿做完。

    然后收拾好东西,吹灭了灯火,各自回屋洗漱睡下。

    当杨若晴躺到床上,盖着柔软还散发出紫外线味道的被褥,身旁躺着两个可爱的儿子……

    她长吁了一口气。

    还是这样舒服啊,不仅是舒服,还很踏实。

    没一会儿,屋外的夜色中,传来由远及近的‘梆梆’声响。

    间或还会有短促的炮仗声在村里每个角落轮番响起,有时候还会往村口的大路这边来,然后又绕回村里。

    就这样,一夜循环反复。

    杨若晴知道,这是今年村里按照年纪辈分排选出来的几个‘管年人’在巡村了。

    每一年‘管年人’都不一样,必须是男丁。

    大伯和爹他们前两年已经排过了,如果没有记错,再过几年,就该排到二哥杨永进,还有骆风棠他们这里……

    时间过得可真快!

    一年又一年,稍不留神,二十个年头弹指一挥间!

    今年过年,棠伢子不知能不能回来。

    最近一回的家书里,说是不能回来,但又说他会争取正月,或者开春回来转一下。  好久没见了,想他了,已经是中年夫妻,不好意思将思念写在脸上,只能更深的镌刻进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