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5b6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考科举 > 第602节
    这好处不是私下的,而是正大光明的。

    比如橡胶的制法,比如占城稻的最新消息。

    凭借这些东西,聂世鸣在他任期的最后时刻,在应天府真正立足。

    一个是江南一带普遍使用的橡胶,还给了制作方法。

    另一个是可以大幅提高本地粮食的稻种。

    随便哪一项,都会让聂世鸣被重用,而他呢,得到了两个。

    既然如此,他也好,聂家也好,都会全力帮助纪元。

    比如在年前十二月,聂世鸣开始朝应天府户司主事王长东发难。

    这位户司主事王长东,原本是代主事,去年提为真正的户司主事,所以这一年也是他头一个任期。

    户司情况本就复杂,他能“占据”这个位置多年,就可以看出王长东的滑头之处,以及他背后的势力有多强。

    毕竟王长东是个滑头的,却不见有多少真本事。

    他更像酒桌上喜欢吹牛的中年油腻男人,大话是很多的,脾气也是很大的,本事却是没有的。

    而年轻的聂世鸣聂大人,要朝这样的人发难?

    是聂世鸣背后聂家的谋划吗?

    还是聂世鸣依旧是个愣头青?

    最让应天府官员不解的是。

    聂世鸣今年离任,按理说应该直接去下一个任地,可他却迟迟没有接到调令,所以肯定要回京一趟。

    他叔叔不是在吏部吗?

    难道不知道,如今京城凶险,这些子弟们,能不回京就不回京?

    这件事也让应天府内里有些动乱。

    出乎大家的意料,聂世鸣死咬着王长东不放,还真拿出不少铁证出来。

    总之,就是些征税不明,赈灾不力,以及私瞒户口之类的事。

    大家这才意识到,聂世鸣是来真的。

    从年前到如今的三月份,双方势力开始斗法。

    可惜今年三十四岁的聂大人,还不是四十七岁王长东的对手。

    这王长东头发没剩多少,语气倒是夸张,几个月的回合下来,双方都有了火气。

    若非聂世鸣背后为吏部的聂大人,估计早就尸骨无存。

    本以为应天府户司主事王长东胜局已定。

    谁让他牵扯太多人的利益。

    应天府的知府,也隐隐偏向他。

    作为经济中心,那经济问题,可不是一点的小。

    没有人敢让此事深查下去。

    可在这个时候。

    应天府接到一个消息。

    占城稻,七十五天,五百七十斤。

    而这个消息,还是聂世鸣先说的,甚至隐隐有人讲,他手里还有占城稻最优质的种子。

    这下,大家的表情完全不同了。

    即使不在乎百姓们能不能种上这种稻子。

    可当地的官员,谁家没有千亩,乃至万亩良田。

    若自家田地能种上这些占城稻,那他家的粮食?岂不是会翻倍?

    为公暂时不考虑。

    为私的话。

    那一定要把稻子弄到手。

    聂世鸣看着眼前不到十斤的稻种,可他却底气十足。

    因为纪元信里说,顶多再等一季,便有十万多斤此种稻种。

    聂世鸣有些疲惫,他身边老吏都看得心疼。

    但老吏隐隐发现,或许经历这些残酷的争斗,少爷才能成长。

    从年前到现在三月份,聂少爷已经大不一样,他对人心,对人情世故,似乎了解得更透彻了。

    在这种情况下成长,或许会很残酷,但成长却会十分迅速。

    有了这批种子在手,以及有着占城稻最新的消息,再加上成长了的聂大人,一切变得不同起来。

    但凡想要占城稻种子的,都会帮着聂大人踩王长东一脚。

    什么?

    只有不到十斤的种子?

    那也是种子啊。

    只要渠道在,还怕什么。

    那是一亩地五百七十斤的稻种,是只要种三个月就能收获的稻种。

    普通百姓,或许还要考虑种下去划不划算,力气耗得太多,会不会累死人。

    这些豪绅是不考虑的,又不是他们种田,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恨不得让手底下的佃户一年种四季稻子。

    这群人对种子的渴望有多疯狂,王长东死的就有多快。

    王长东被押到监牢里,要被聂世鸣带到京城审问时,甚至觉得荒谬。

    自己大风大浪都经过了,怎么会栽在这种人手里。

    那稻种,就像天上掉下来一样,就像是专门用来克他的!

    聂世鸣得到结果之后,不到三天,便让手下启程出发。

    其实这次押送,原本不该是聂世鸣来管的。

    但谁让他正好回京述职,“正好”顺路。

    应天府错综复杂的势力,也愿意给这个顺水人情。

    即使到现在。

    他们也不明白,王长东这个老滑头,到底哪点惹到聂大人了?

    还是说聂大人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

    这个答案他们不得而知。

    反正这会把那不到十斤的种子分了,才是要紧事。

    聂世鸣那边许诺的更多稻种,会在七月份送过来。

    到时候,他们也能种上占城稻了!

    这些人的贪婪让聂世鸣有些不适。

    四年了,他才知道这些人贪婪的时候,是什么鬼模样。

    都是读圣贤书过来的,都是科举上来的。

    为何一点读书人的样子都没有?

    那些圣贤书真的有用吗,真不是读到狗肚子里了吗?

    再想到纪元。

    聂世鸣的佩服更深。

    甚至有一点点窃喜,自己对纪元是有用的,这可太难得了。

    那是不是说明,自己入了纪元的眼?

    一路上,聂世鸣在思绪里反复横跳,竟然还在路上写了几首不错的诗。

    这些诗句一看便是真正的有感而发,并非为赋新词强说愁。

    聂世鸣再往京城方向走,估计一两个月可以到。

    纪元此刻还在建孟府府城。

    他从四月二十三住到殷博士家中,每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跟之前的状态完全不同。

    顶多跟殷博士讨论讨论礼记,其他时候则在等人。

    四月二十七,纪元还送走大海。

    虽说进了建孟府地界,到底不是大海的家,他的家人都在正荣县安纪村,自然回家心切。

    剩下的路,也算分道扬镳。

    大海很是不舍,却也知道总有分别的时候。

    安大海十一岁认识纪元,刚开始纪元拉扯着他读书,后来给他寻兽医师父。

    十九岁又跟着纪元去滇州府。

    如今二十三,带着他赚回来的银钱跟满身的本事回乡。

    可以说,如果没有纪元,他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他这,也算成就吧?

    大海朝纪元挥手,忽然发现,纪元似乎一直都是一个人。

    村里的同窗们,渐渐跟不上他的进度,留在原地。